不识庐山真面目_不识庐山真面目-世界观察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诗句赏析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6、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7、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8、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9、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10、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11、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12、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13、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14、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15、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16、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17、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
18、写作背景这是苏轼初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壁上的一首诗。
19、诗人看到:正看庐山,高岭横空;侧看庐山,峭拔成峰;远近高低,形象各异。
20、想到:为什么总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呢?恐怕只是因为自身在这山中的缘故吧! 读了本诗想到:我们有时看问题,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
对阵尤文的比赛,米兰全队完成25次解围,佳夫1人就贡献了10次,位列全场最高。从本场比赛的几次人员调整来
公司问答丨爱尔眼科:拟回购股份用于人才激励股东大会30日召开,交易,爱尔眼科,股东大会
当前这波疫情的最终感染率,应该会比去年12月低,毕竟去年12月是大家普遍处于易感染状态,而当前大家虽然体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记录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文化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摄影记录生活,把日常所见
5月27日,“新疆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先后走访温宿县大欣国际汽
——2023数博会彰显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风向标(副题)“贵州因大数据而多彩,世界因数博会而生辉。”贵州省委
学生在桐乡市首家校内航空科技馆感受科学魅力。学生在体验植物科学。桐乡市教育局供图模拟机操作体验、
关于织金县2名教师不幸溺亡事件的情况通报近日,有媒体和网民关注我县2名教师溺亡一事,现就有关情况通报如
日前,由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与三井海洋联合开发和设计的全球第一艘M350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正式交付,
欢迎观看本篇文章,小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诗写的是哪个爱情故事,这首
“stop”为强制停车报警灯,应该是与机油压力、制动液面过低、水温过高灯等某一报警灯同时亮,发动机必须停止
28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在京发布《智库报告群(1 0版)》(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
两人一左一右坐在床头床尾,中间放了个带密码的收纳箱。菠』萝』小说允儿第一时间以为金泰妍是想要和她炫耀
1、YDWE其实是一个WE的变种,他的好处就是好多东西模块化了,比如说英雄升级模块,很方便!而且还把一部分j
体坛加,体坛+,ppeu,夜读,吐槽,【夜读】阿森纳多特热火你们仨真是……,,足球,国际足球,英超,西甲,德甲,篮球,
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期间,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活动。来自银川市金凤区十二小的58
当前大家对于赵瑜贵州省安顺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都是颇为感兴趣的,大家都想要了解一下赵瑜贵州省安顺市自然
中新网吉隆坡5月28日电(记者陈悦)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马来西亚决赛28日在吉隆坡马来亚大学
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来继续关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科学减损成为今年活动周聚焦的主题之一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医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